网站栏目
新闻动态

【师者风范】教赛协同 点燃学生成长的火苗——访我校2024年教学名师、地理科学学院周侗副教授

2024-09-14

精耕细作,关注专业热点,钻研特色领域;教学相长,拓新教学理念,实践创新育人;科教结合,厚植实践运用,落地课本知识。致力科教数十年,地理科学学院周侗副教授取得累累硕果,成功打造省一流本科课程,率领学生团队荣获五十余项国家级奖项,在教赛协同育人的道路上踔厉前行。

“有一位同学,大一就挂了五门课,但是后来通过自身不懈努力,现在已经在研读博士了!”新学期第一堂课,分享历届学生的成长故事已经成为了周侗课程的固定内容。同学们即使从学长学姐那里听说过他要分享的内容,在听到那些事迹的时候还是会燃起一股斗志,下定决心这学期一定要好好学习。在课堂上,除了传授知识,周侗更注重培养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我希望用这些实际案例激励大家,提醒他们要时刻努力。” 周侗说。

“周老师的课我们总是积极性很高。”地理信息223班的项益航对周侗的课堂赞不绝口,作为《空间数据与采集管理实践》的任课老师,互动性提问是周侗最常用的教学手段。把问题拆分成项目,让学生自主选择;将讲课进化成解惑,让学生自己参与;结合学生兴趣下手,让学生深入钻研。整个课堂的参与度提高了,枯燥的地理知识在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讨论下活了起来。

传授知识的同时塑造专业思想,这一直是周侗课堂的特色效果。面对刚进入大学的地科新生,周侗认为,《空间数据与采集管理实践》不仅仅是一门专业课,“它更是一种稳固学生专业思想的启蒙课程。”为此,他选择从时代热点话题切入,国情普查、居民出勤、生态保护……这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把热点和实践结合,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让大家更加了解这个专业的前景。”地理信息222班的李响对自己的专业充满了信心。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毕业之后,周侗毅然决定返回南通,“在这里工作了好些年,有感情了。”十余年的教学经验让周侗的教学理念产生了不小的变化。从一开始的“只想着怎么当个好老师”,到现在越来越把精力专注在学生个体发展,“因材施教是我琢磨最多的”,周侗表示道。哪个学生论文写得最好,哪个学生更适合程序开发,周侗心里都门儿清,“地理专业有很多出路,我想帮大家找到最合适的一条。”

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必修课程,如何将知识真正地落地应用于实践是周侗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传统授课模式已不适合时代要求,“我们转化了思想,将教学问题转化成项目式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最后凝练成一个个竞赛主题或是创意项目。”周侗提出的教赛协同授课模式促进了把课堂知识变成专业技能基础,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主动参加各类竞赛的学生越来越多,“挑战杯”等学生竞赛获奖等级也慢慢从省级变成国家级,《空间数据与采集管理实践》课程也荣获首批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

周侗深知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做到教书,更要重视育人。作为研究生导师,周侗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以身作则。”周侗说。“周侗老师一直身体力行教师的使命和义务,在他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研22地理专硕高周倩感激地说道,“他一直是我们的榜样。”

“周老师和我们亦师亦友。”每个学生都这样评价周侗。除了任课老师,周侗还多次担任班主任。“我们都管周老师叫老爸。”来自地理信息221的吴远笑着说。比起传授专业知识的授课老师,班主任更需要关注学生们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等各方面。“严慈相衡是我最理想的师生相处之道。”周侗说。

不管是宿舍卫生检查,还是班级的期末考试时间,他都细致入微地放在心上;无论是班级、工作室每个同学的生日,还是学生们参加比赛取得的荣誉,他都如数家珍。“‘老爸’会专门打电话抽查我们都在哪复习,复习了什么。”想起期末考试期间周老师的“查岗”,吴远还是会忍俊不禁,“但是这也让我们很有安全感,感觉自己的身后一直有一个坚实后盾。”

面对学生的错误,周侗也总是一针见血地批评。有的学生在比赛时习惯“独行”做事,导致结果不理想,周侗及时发现问题,并教导他合作的重要性。正是在周老师的批评和指导下,学生重拾了参加比赛的信心。

为了方便同学们竞赛备赛,周侗于2015年成立了GeoAI工作室,谈起建立工作室的初衷,周侗表示,只是想大家在一起去做点感兴趣的事。前不久,周侗带领项益航等同学参加第十一届江苏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并荣获省级三等奖。备赛前期,专业技能扎实的同学们却面对计算机编程犯了难。“我们对软件作品的架构等方面并不是很专业”,谈到最大的拦路虎,项益航说道,“但周老师每次都不厌其烦地帮我们指出问题,让我们再去精进学习。”

在GeoAI工作室,“再去看看”是工作室同学们听得最多的话。“比起直接给答案,周老师会设定一个研究方向让我们自己钻。”回忆着每次比赛,李响说。通过竞赛查缺补漏是周侗的小绝招,每次备赛期间,周侗总会不厌其烦地带领团队开上十几次组会,从作品架构、文本撰写、图表展示、成果汇报等方方面面反复研磨,“这样一遍又一遍地讨论,不仅优化了我们的作品,还锻炼了我们的学习心智。”项益航说。

“工作室是一个有灵魂的地方。”这是每年GeoAI工作室招新时周老师都会说的一句话。谈起工作室的特色,周侗表示“传承”是他最自豪的一点。“每年考上研的同学都会自发回到工作室,给学弟学妹们传授经验和答疑解惑。”周侗希望工作室的成员可以延续这种精神与传统,打造在学生中更有声誉的工作室品牌。

截至目前,GeoAI工作室共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5项,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等级奖50余项,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中科院2区以上论文12篇,含3篇1区论文,14人次荣获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从工作室走出了优秀本科生百余人,其中前往985、211高校读研的占比30%。周侗本人也荣获校教学名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研究生导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优秀教学质量奖等称号。周侗表示,学海无涯,道阻且长,未来会不断关注时代热点,与时俱进,结合大语言模型等先进技术,将研究方向聚焦到沿海滩涂等特色地貌区。另一方面,也会加强学生成果的培育力度,查漏补缺,提升短板,“让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从省一流升级为国家一流,这是我一直在奋斗的目标。”周侗坚定地说。


Copyright 2016 南通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